:::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活動」紀念展揭幕典禮

  • 10/31/2017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圖書館
  • |
  • 作者:圖書館李明俠編纂
  • |
  • 照片提供:秘書室

【圖書館、秘書室訊】

在金風送爽、校園欒樹轉紅的季節,東吳大學為記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週年,由校牧室、圖書館、音樂系、德文系聯合台灣聖經公會、歌德學院德國文化中心一起舉辦一系列「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活動」,並於10月27日(五)下午3點在安素堂揭開系列活動序幕。

現場嘉賓雲集,有董事會唐松章董事、潘維大校長、董保城副校長、以及校內數十位老師和同學的蒞臨,更有遠道而來的衛理公會會督陳建中牧師、台灣聖經公會董事長許承道牧師、安素堂執事會主席楊台英女士等共襄盛舉。

潘維大校長表示,馬丁路德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修士,他的宗教改革影響層面深遠,東吳大學的誕生也深受影響。19世紀末期,也就是馬丁路德所代表的新教教派,在中國成立了13所基督教大學,而東吳大學就是其中之一所,東吳大學校訓「Unto a Full-grown Man」這句話出自新約聖經以弗所書第四章十三節,就代表說東吳大學和馬丁路德的間接關聯性。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修士,學校同時舉辦了音樂會和國際學術研討會,希望各位貴賓在欣賞之餘,也能夠感念這樣的精神,「一個人有時候看起來很微不足道,但是卻可能改變世界」,我們就是希望以這樣精神來教導我們的學生,能夠效法這樣的精神。

台灣聖經公會董事長許承道牧師提及,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提出一個很重要的信念,發現聖經如果是上帝的話,那像耶穌說的「認識真理,真理必定使你們自由」,聖經就會成為生命的磐石。而馬丁路德翻譯聖經促使所有的信徒都能買的起,讀的懂,不是只有神職人員在讀,連孩童都可琅琅上口,這也是台灣聖經公會很重要的使命。

校牧室黃寬裕牧師說,馬丁路德推動改革是面對生命的危險,但他勇於面對他的內心,勇敢的來做改革,這種改革精神正是我們現今社會最需要的。

圖書館館長林聰敏教授指出,因為本身是德國文化學系教授,又是基督徒,更擔任圖書館主管,就義無反顧的承擔來舉辦這次紀念活動。剛剛許多來賓也提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貢獻,但他在教育還有一項功勞,就是提倡設立公共圖書館,因為他覺得沒有公共圖書館來收集一些有益有用的書籍,那屬靈與屬世的領袖就沒辦法做參考,等於像當初羅馬只有神職人員才有所謂識字和解讀學問和聖經的權力。

音樂學系主任彭廣林教授提到,今天辦這個活動,有點像是站在500年前時空,看待今天的問題。如何去重新彰顯我們人之所以為人,也就是500年前要彰顯的意義,恐怕是今天辦這個活動一個很重要的用意。巴哈「上主是我堅固保壘」這首聖詩,它是日耳曼民族最核心的價值,我們看到這個民族在每一次國家敗毀之後,很快速的復興,就是因為有這個堅強的信仰,也希望各位來賓今晚聆聽之後,能讓信仰更堅固。

德國文化學系主任黃靖時教授說,28日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從文學、語言、文化、音樂和宗教不同的面觀去分析聖經。也會用比較世俗的眼光來看,馬丁路德聖經翻譯的版本,對當時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人心的影響。

衛理公會會督陳建中牧師致詞,一個學校能夠為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舉辦系列的活動,相當有意義的。就誠如潘校長所說的,東吳大學的校訓「得以長大成人」,是透過聖經的話語,落實在一個教育的理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耶穌,唯獨人在主面前,因相信耶穌,因信被稱為義。因信仰不是教條,它是在有限的生命當中,用生命來影響生命。

祝禱之後,由潘維大校長與陳建中會督共同將批判贖罪劵的「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在東吳大學的教堂門口,呼應馬丁路德在1517年將「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在威登堡大學的教堂門口,象徵我們繼續傳承宗教改革的精神。

之後,各位來賓魚貫入場,由校牧室黃寬裕牧師導覽,依序精闢的介紹宗教改革五位群英、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路,以及不同版本語言的珍本聖經。

期盼「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活動」能讓參觀者認識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思想和精神,啟迪靈性,回歸信仰核心的價值。

【文/圖書館李明俠編纂  圖/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