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中國時報】《匯市》美財部緊盯,央行干預匯率協助出口時代告終/陳沖(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 06/02/2017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中國時報

今年首季新台幣兌美元強升6%,匯率政策成為企業議論焦點,最新財訊雙周刊以「彭淮南放手內幕」為題,堅稱美國已綁緊央行總裁彭淮南的手,壓低匯率協助出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該周刊指出,央行已很難再在市場中干預新台幣匯率了,因為美國財政部對央行以往干預匯率的手法已說了重話,其對台幣匯率問題不再只是「暫時關禁閉」,風聲過了就沒事;而是採取「長期監視」的態度,央行即使有心作為出口業的「台幣保母」,但再也無法如過往一樣的大膽干預了。

美國財政部觀察外國央行是否干預匯率主要有三個指標:一、對美國出超二百億美元。二、經常帳出超金額超過GDP(國內生產毛額)3%。三、持續單向買進外匯金額超過GDP 2%。在這三個指標中,最關鍵的是第三項持續單向干預匯率的指標,美國對央行的指責也多半集中在這一項。美國財政部在報告中清楚指出,台灣央行長期在盤中以不對稱方式干預匯率的紀錄(Taiwan has a track record of asymmetric foreign exchange interventions),在2016年單向干預匯率,從匯市買進的外匯高達一百億美元,占台灣GDP比重為1.8%,雖沒有超過美國設定的不能超過GDP 2%的紅線,但美國調查指出,這是多年來第一次台灣央行在市場干預買匯金額沒有超過GDP 2%,美國要求台灣央行改善這種干預匯率的政策。

行政院前院長、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沖)指出,美國財政部在匯率報告中,特別多設一個「一年十二個月中有八個月干預匯市買匯」的觀察欄目,在這個欄目中被列為觀察的國家只有瑞士及台灣,針對性非常強,顯然台灣已成為美國緊盯的目標,而這也將使央行往後在匯市干預的力道將更為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