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中國時報】退撫基金財務窘境非一日造成/朱雲鵬(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 01/13/2017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中時電子報
朱雲鵬(前政務委員、臺北醫學大學、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前言:世局變幻下 攜手安家

氣候變遷下,人類文明挑戰接踵而來,世局變幻莫測、國事如麻,爭權奪利紛擾滋事仍不斷,面對千頭萬緒,余紀忠基金會基金會選擇做安內、整合與分擔的工作,整理改變中的大社會,談人與地的共生共處。

多年追蹤面對 政策回應力道不足

台灣退撫基金財務窘境非一日造成,太多年追蹤、面對,政策回應力道終是不足。可以想像林政委壓力極大,但見過去幾十年的努力,相信學以致用,至少盡力了,仍會獲得成就感。長照未來需求將呈現爆炸性成長,財源一定是不夠的,透過長照保險制並非不行,但也怕爭議大,民眾到時抗拒將錢繳交給政府,擔心未來拿不回來。此時可以思考,如何發展民間的市場經濟力量;下次開長照會時,應請金管會列席,保險業的利益跟政府長照政策、被保險人利益、保險業自身利益,都是一致的,政府最有機會用政策來委請或鼓勵這四十萬的第一線保險從業人員,使這批大軍投入健康維護、健康促進服務;目前為止缺乏政策,這些第一線的保險人員無處伸展,甚至擔憂未來。

保險、稅收分工 就業、職場轉軌

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勤業(Deloitte)總公司前陣子出過一份報告,預測未來保險業的從業員,會是長期照顧及健康維護的最重要環節,保險人員慢慢會被網路取代,因此轉為健康服務,沒事就串串門子,與長輩談心,雖然目的是推銷保險,但老人越健康、越晚理賠,對保險業是好的,可惜機制並沒充分發揮。

前陣子剛卸任的金管會主委丁克華,看到寶可夢風潮,提出一個想法,為什麼不能設計外溢型保險呢?滿足一定健康生活習慣或是運動,第二年就降保費,這對大家都有利,在資源有限,且未來需求越來越大時,政府應善用民間力量,只需修改規則,不一定要花到錢。

再舉一個例子,保險公司是營利事業,不能經營社會福利,現在保險公司有推長照保單,但真正名稱應該叫作失能給付保單,滿足一定條件時,每個月給付多少錢,若保險業可以與社會福利機構、醫療院所、學校合作,以後就能推出真正的長照保單,社會上若老人普遍都擁有長照保單,政府壓力也同時降低。

剛談到稅收,目前作法是增加遺產稅及菸捐,環顧商業飲食越來越不健康,年輕人普遍喜好炸物、燒烤,未來可能都是被照顧對象,國外有考慮要對含糖飲料課稅,使用賦稅政策,作為因應肥胖、糖尿病及蛀牙的辦法。以前寶特瓶滿地,後來執行回收政策,寶特瓶如高速列車般進入回收場,可見「稅」能使鬼推磨。

年金改革上,我認為最大限制條件是政治,許多國外案例都是等到破產之後,才來改變制度,當然我們不希望台灣走到這一步。需要全盤規劃,把未來嚴重性講清楚,整理數據資料找出平衡方案;每個群體都有抱怨跟苦處,應多多溝通,聽取意見。

重建社會信任 理性經濟路徑

如何重新建立社會信任,這裡提出五點建議:第一,利用全球化推動人類社會而非僅僅企業與生產的全球化,不應該只是經濟、金融、生產面向,還可以是人文關懷議題。第二,NGO應當重振旗鼓,積極加入社會分工;第三,對於推動促進和平的機構和組織,社會應大力支持;第四,民主制度須深化到社會每一個角落與組織團體,由下而上建立優質民主化的環境;第五,應當設法讓家庭生活與社區生活更臻完美,恢復家庭功能,成為社會安定的核心力量。

台灣應當走自由開放、與國際銜接的經濟路徑,必須是世界分工體系的一部分。全球化下「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與「台灣的競爭力」本來應當是相等的概念,不樂見因政治因素,碰到兩岸政策即無法理性討論,最終竟然脫節。宏觀、包容與分享,是台灣社會現階段最需努力的方向,沒有宏觀,將流於狹窄和封閉;沒有包容,就造成族群對立;沒有分享,將導致社會歧異,均非台灣之福。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