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老芋仔與小地瓜成長故事—心理學專題演講

  • 01/11/2017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秘書室
  • |
  • 作者:校園記者/中文一吳詠琳
  • |
  • 照片提供:校園記者/中文一吳詠琳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吳詠琳報導】

俗話説,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孩子呱呱墜地後,其生命主旋律便與一個無法自由選擇的家庭樂譜交織在一起。本校心理系於105年12月14日在雙溪校區G101舉辦「老芋仔與小地瓜的女兒──低社經地位家庭對我的成長歷程之影響」專題演講,邀請就讀於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的顧為蘭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一個自幼成長於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女性,如何從自卑又恨媽媽的狀態到愛媽媽也愛自己的歷程。

爲蘭老師從進入研究所選修心理傳記課寫自己的故事説起,首先重現了自幼至長的成長過程中,由於身處低社經地位家庭,造成自卑、對自己原生家庭感到丟臉,到長大進入婚姻、建立自己的家後遭遇的困境。如童年時被同學嘲笑是「老芋仔」(外省老兵)的女兒以至於一直沉默寡言、青春期時母親待不住這個家了再度懷孕、成年後父親去世以及與婚後的出軌危機等等。她用輕鬆幽默的語氣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但聽者卻能感受到一路上走來她内心的掙扎與堅韌。

此後,爲蘭老師表示很感謝讀研究所、寫論文的這段時光。在其中,她透過對母女關係不斷翻轉的學習,鬆動了自己的道德框架、角色框架,初步理解了媽媽的處境,不再以一個模範媽媽應該怎樣來看待媽媽,化解了母女之間的衝突。而且,她還深刻地認識到大環境及主流價值觀對每個人的影響,領悟到自己以前受階級意識的捆綁,總是將人分高下,讓自己活得很不自在。通過閲讀和學習,她找到了「尊重所有人之所以身為人的價值與尊嚴」這一解決之道。一番省思過後,她開始行動,

以諮商者的角色與媽媽深入談話,這使她進一步理解媽媽當時迫於巨大生活壓力時的行動,明白媽媽對於父親對於這個家庭的複雜而深沉的愛。

本校心理系的劉惠琴老師在演講後說:「我現在認識的爲蘭是一個真正的她,大喇喇的。她完全釋放了自己的個性。見證她母女關係的慢慢破冰,我真的由衷祝福。」拿掉框架,誠實面對自己,會變得更真實及輕鬆自在,也更了解那些社會建構出來的各種理想框架對人的限制,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那些理想,更能尊重每個「真實」的人。

【文圖/中文一吳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