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中時電子報】強森辭職後的英國政治-時論廣場|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07/11/2022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中時電子報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英國首相強森7日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為英國政治混亂的強森時代畫下句號。強森的下台雖不若安倍遇刺讓世人震驚,但後續的影響卻有過之。

強森下台的過程相當戲劇性。6月他才剛剛有驚無險地度過黨內議員逼宮的不信任投票,按規定1年內黨內倒強森派不得再提此案。但要逼宮又豈只不信任投票一途?7月5日,財相蘇納克、衛生大臣賈維德為抗議強森的政策相繼辭職,對強森早已不滿的閣員群起效尤,幾十個官員雪崩式地掛冠求去。頑童強森在此壓力下一時之間竟也不知所措,先是罕見地道歉,再則惱羞成怒開革前來勸退的盟友,最終挺不住黯然下台。

強森的問題出在他民粹式的領導風格。在脫歐問題上他帶著英國往前衝,但卻沒有通盤的政策規畫,所以政策混亂,前後矛盾,和歐盟關係不睦,在北愛邊界問題上也出爾反爾。加上他恃才傲物,但又識人不明,致使保守黨內醜聞頻傳。可是不管是他自己的醜聞(如派對門)抑或黨內高幹的醜聞,只要爆發出來,強生的SOP都是先否認或稱不知情,擋不住之後才被迫認錯。保守黨的形象與支持度因此不斷下滑,黨內怨聲不斷,強森也因此終於下台。

強森在2019年國會大選時,憑藉帶領英國脫歐的勢頭,為保守黨打下大片江山,大勝工黨80席,甚至攻進了工黨的鐵票區。這也是為什麼他在黨內逼宮時大喊,他有人民付託,怎能被逼下台?直到閣員提醒他英國是內閣制,與美國不同,他才不得不接受事實。

可是想要角逐黨內大位者現在卻面臨兩難:如果要守住強森戰績,維持英格蘭北部工黨鐵票區的支持,就必須增加政府支出,帶動北英格蘭建設升級,才可能在全國大選獲勝,這需要增稅;但要在黨魁選舉勝出,卻又必須顧好保守黨基本盤,而在英格蘭南部、年長、經濟情況較好的黨員希望減稅。在英國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要想兩者得兼,只有擴大政府借貸,這也是強森的主張。但財相蘇納克反對,認為這是飲鴆止渴的短線作法,因而掛冠求去。繼任者如何解決這兩難之局,值得關注。 

強森當然也留下一些政治遺產,繼任者很難翻轉。一是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後任者很難重返。但英國和歐盟的關係應會比現在好,英國和愛爾蘭的關係相信也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強森撕毀和愛爾蘭共和國就邊界問題達成的協議,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會對歐洲造成不安。現強森離去,應該這個憂慮可以緩解了。

強森也大力建軍,希望增加英國在國際的影響力。一般認為繼任者對此也不會翻轉。過去強森為轉移國內對他的批評,在俄烏戰爭上頻頻發聲挺烏克蘭,讓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感動地直呼他英雄,繼任者就算不是英雄,挺烏政策應該還是不會變。

對英國人民而言,最關心的還是經濟。保守黨執政12年,通膨嚴重,工資未漲,城鄉差距擴大,都累積不少民怨。9月保守黨選出新黨魁繼任首相後,這些都是他馬上必須面對的功課。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