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2023國民參審上路 讓人民更貼近司法

  • 05/25/2021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秘書室
  • 08主講人唐玉盈機要秘書與陳一銘律師.JPG
  • 02主講人陳一銘律師與唐玉盈機要秘書.JPG
  • 03講者陳一銘律師.JPG
  • 04講者唐玉盈機要秘書.JPG
  • 01引言人吳雨蒼教授.JPG
  • 05認真聽演講的同學.JPG
  • 06演講現場.JPG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鄭宥勝報導】

2023年國民法官法即將實施,你知道嗎?本校政治學系於110年5月11日在國際會議廳舉辦「法官眼中的你、你眼中的法官-談國民法官制度」演講,由政治系吳雨蒼教授擔任引言人,邀請司法院唐玉盈簡任機要秘書與萬國法律事務所陳一銘律師,從官方與業界的角度,讓同學可以更深入的認識何謂國民法官,並提倡未來人人都有擔任國民法官的機會。

國民法官制度將於民國112年上路,只要年滿23歲、在地方法院管轄區域居住滿四個月以上的我國公民,就有機會成為國民法官,並由三位職業法官與六位國民法官共同審理案件。國民法官制度的產生,源自社會對司法體系的不信任,法官審判案件的結果常不被人民接受,特別是在殺人、性侵害和酒駕等罪行時,常受到社會的關注與批評,因此在司法院與各界多方溝通與周旋後,提出國民法官法並經立法院三讀通過。

陳一銘律師表示,我國現行職業法官透過考試遴選,考取的雖然都是法律學系中的佼佼者,但並沒有經過社會的歷練或從事過其他職業,因此在審理上未能符合社會的民情。唐玉盈秘書則認為,職業法官如果審判不得民意,人民參審是否就能比職業法官更貼近民心,這是值得思考的議題。她也提及韓國的國民參審制度,國民法官的決定只是提供職業法官參考,並不像我國的國民法官是有實質權力的,而韓國就是因為考量國民法官的薪資成本負擔及擔心國民法官無法客觀決策等因素,因此沒有賦予國民法官能實質影響判決的權力。

國民法官制度已經勢在必行,在還未上路的這兩年期間,全國各地的法院都持續辦理國民法官模擬法庭,還未符合國民法官資格的人也能參與模擬法庭的旁聽,進而縮小法律與社會生活的鴻溝,大家一起擔負起國民的社會責任!

【文圖/政治四鄭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