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耿瑩報導】
移工問題普遍存在社會中,他們辛勞工作的同時,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本校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及人權學程於109年12月15日在外雙溪校區D1005會議室,舉行東吳人權週移工公約的第二場講座,邀請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的阮文雄神父,用實務經驗與同學探討移工子女在台灣的處境與權利。現場座無虛席,亦有社會系及人權學程的教師前來聆聽,並提問分享更多有關於移工議題的討論。
「當媽媽沒有了權利,寶寶也同時失去保障,包括教育和醫療。」阮神父語重心長地說道。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台灣有超過1萬名黑戶寶寶,他們一出生就無國籍、無健保,就算到學校接受教育也領不到畢業證書,常面臨隨母親返國或安置照顧的問題。許多移工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項目不適合有孩子、沒有合適場所養育寶寶而選擇遺棄孩子,更有一些失聯移工,因種種因素最終選擇墮胎。在兒童權益日益受重視的今日,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台灣相關法規的保障下,黑戶寶寶的身分權及健康權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喜悅的同時,另一問題也浮上檯面:那些已成年的黑戶寶寶,他們的權利有被妥善保障嗎?
阮神父原本只是來台灣傳教,但在傳教過程中接觸到許多移工,聽聞他們的悲傷故事,有感於他們的劣勢處境,於是轉為投身此領域,致力於為權利受損的移工族群發聲。「很多移工一過來就負債,被迫做很辛苦的工作,吃不好、住也不好,甚至還遭到雇主性侵、性騷擾,這樣的環境怎麼讓人待得下去呢!這一跑,就成了失聯移工。」所以阮神父成為政府與移工們之間的溝通橋樑,希望藉由自己的協助,爭取移工在台應有的權利。但在為移工族群奔走發聲的同時,阮神父也遭受不少質疑的聲浪。「為什麼我們要提供金錢給黑戶小孩呢?台灣也有很多急需救濟的孩子啊!」面對這些反對浪潮,阮神父仍堅持理念,用行動捍衛移工的權利。
人權不是一蹴可幾,常是緩步推動,但必須一直向前邁進,才能從錯誤中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當政策及經濟利益與人權產生衝突時,孰輕孰重,仍是人們該嚴肅看待的議題,也是阮神父在講座的最後,希望同學去深入思考的。
【文圖/法律一林耿瑩】
類別 | 標題 | 登刊日期 |
---|---|---|
校園頭條 | 2月22日開學後強化防疫 敬請師生同仁配合 | 02/18/2021 |
校園頭條 | 感謝有您!高建文學長超過30年的鼓勵與支持東吳社團人 | 02/22/2021 |
校園頭條 | 法學與新科技的里程碑—臥龍多媒體應用中心啟用 | 02/17/2021 |
校園頭條 |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張善政榮譽院長頒贈109學年度「文華獎學金」 | 02/16/2021 |
校園頭條 | 109學年度服務傑出職工表揚 | 02/04/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