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中時電子報】縱橫天下:劉必榮》迎接後梅克爾時代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01/17/2021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中時電子報

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上周六(16日)舉行黨魁選舉,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總理拉舍特在兩輪投票後,擊敗另兩名候選人勝出,有可能在今年秋天代表基民盟角逐聯邦總理大位。

梅克爾從2005年就開始擔任德國總理,是歐洲在位最久也最有權勢的政治人物。2018年梅克爾宣布卸任黨主席,也不再尋求第5度連任總理,後梅克爾時代於是開始啟動。梅克爾原先屬意交棒給國防部長康.卡倫鮑爾(外界以其名字縮寫稱其為AKK),同為女性的AKK也一度被認為是鐵娘子的接班人。誰知後來發現AKK擔不了這個擔子,不但在黨內缺少權威無人信服,無法癒合黨內意識形態的裂痕,又在地方選舉上失利,加上可以避免但卻沒有避免的連連失言,而在去年黯然下台。辭掉黨主席也宣布放棄競選總理。基民盟只有繼續再找尋梅克爾的接班人。對很多想搶大位,或想交棒的政治人物與企業領導,梅克爾交棒AKK失敗的例子應當都可以有一些啟發。

AKK敗下陣後,一般看好的是梅克爾死對頭,保守派和商界力挺的默茨。默茨反對梅克爾的中間路線,認為應當旗幟鮮明地高舉保守主義,把基民盟的路線往右邊帶,這樣才能從極右派另類選擇黨手中把選民爭取回來。所以對梅克爾接納難民的政策,以及去年5月和馬克宏達成協議的歐盟鉅額紓困案,他都表示反對。因此若默茨出線並最終出任總理,德國將會把歐盟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德國也有智庫指出,梅克爾主義和川普主義是兩股對抗的力量,川普主義是民粹的顛覆性破壞,梅克爾主義則是穩住世界秩序的自由派基石。現川普與梅克爾雙雙於今年離任,新的秩序會呈現什麼面貌,大家都很關切。

結果基民盟黨代表大會的投票結果出來,默茨沒有當選。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指出,默茨雖然在大多數民調中領先,但是民調和黨代表的意見有差距。由公務員、聯邦議員、歐洲議會議員和市長組成的1001名黨代表,比較傾向政策的穩定與延續,而非激進的改變,所以最後是拉舍特勝出。這代表基民盟內部中間派和自由派的勝利。

拉舍特出身的北萊茵─西伐利亞邦是德國人口最多的邦,因為是工業區,故長期以來是左派社民黨的票倉,拉舍特能在此地勝出自有一定實力。在政策上他大力支持梅克爾,但當選黨魁後也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他表示政府最重要是獲得人民的信任,而信任不能靠前任的交棒,是要靠自己去贏來。他也表示政策會延續梅克爾的路線,但延續不等於完全的照抄。這些話都講得非常好,但是他還必須接受考驗。

拉舍特的第一個考驗是確保3月兩場地方選舉基民盟能獲勝。第二是取得巴伐利亞邦總理,也是基民黨姊妹黨基社盟黨魁索德的支持。目前基民盟在德國各政黨的支持度中領先,但是這是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梅克爾離任後,基民盟還能享有這樣的高支持度嗎?誰也沒把握。另一方面,巴伐利亞邦總理索德的民意支持度則遠超過拉舍特,人又相對年輕。若3月地方選舉結果基民盟表現不佳,索德很可能會要求由他來代表基民盟/基社盟角逐聯邦大位。到時德國的政局又會如何發展,是我們繼續觀察的方向。(作者劉必榮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