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在《部落正義》看見正義如何實踐

  • 12/11/2020
  • |
  • 校園頭條
  • |
  • 資料提供:秘書室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林耿瑩報導】

        紀錄片,是紀錄真實生活的剪影,透過鏡頭裡的故事,不只帶來心靈的觸動,更喚起大眾對於人性、議題的關懷。本校社會系及群美中心於109年11月24日在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民族誌影展》活動,藉由《部落正義》此部紀錄片探討部落價值與國家體系、人們與社群以及人們彼此之間的衝突調和。本影展由社會系何撒娜老師主持,現場氣氛活躍,觀影同學不斷提出值得深思的社會議題,與同學們相互激盪觀點與思想。

        「這個地方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當你犯錯時,他會給你機會,並把你接回家。」何撒娜老師提及民族誌影展已舉辦多年,這部紀錄片每次都帶給她新的感悟。一般主流價值中,正義是根據犯罪者行為,給予相對應處分,但後續的修補回應卻鮮少有人關注,然而在傷痕已刻下之後,如何盡全力彌補修復,正是本片所欲彰顯的修補式正義。但面對改過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住的,有的人面對改變卻退縮,在無奈並悔恨的惡性循環中沉淪;也有人從錯誤中學習,在愛及支持中尋找到前進方向。

        何撒娜老師提到,社會整體結構很難瞬間改變,需要有能力及滿腔熱情之人帶頭,經歷微小但長期的力量推動,拓及至整個群體願意去延續此精神。如同片中的部落法院,透過其渺小的力量,去長期推動、去改變,向政府證明自己有權且有能力處理問題,政府才願意授權讓其司法獨立。

        最後何撒娜老師也表明,紀錄片其實存有很大倫理爭議,「紀錄真實情況和阻止惡性結果發生的界線,該如何去劃分?」、「人們是否有權介入他人生活?」、「而漠視結果發生,會不會陷入知情不報或協助犯罪的窘況?」這些問題沒有所謂的絕對是非,但一定值得我們深入去思考及討論。

        從個人到部落,不論是家庭或歷史因素,這部片中充滿破碎受傷的心靈,像是印第安部落遭受長期壓抑被迫同化、族人從小沾染不良習慣難以戒除。但這個部落選擇一起面對、一起改變,不放棄任何人,給予其重新站起的機會。回顧我們身處的社會,願我們也能抱持此心態,扶助跌倒的人們,幫助他們再次挺起胸膛。

【文圖/法律一林耿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