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聯合報】馬英九:九二共識並非由大陸提出 強迫台灣接受 | 馬英九(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

  • 06/03/2019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聯合報
  • |
  • 作者:馮靖惠

馬英九:九二共識並非由大陸提出 強迫台灣接受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到東吳大學講授「『外交休克』與『外交休兵』─從『漢賊不兩立』到『兩岸不對立』」,吸引校內師生們踴躍出席聆聽。馬英九以《孟子》「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為例,兩岸關係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且和平的狀態,才能達到互利發展的成果;馬並補充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也不是國內關係,是一種特殊關係,而兩岸的未來應由兩岸人民以和平的方式,民主的程序來決定。圖/東吳大學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到東吳大學講授「『外交休克』與『外交休兵』─從『漢賊不兩立』到『兩岸不對立』」。馬英九以《孟子》「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為例,兩岸關係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且和平的狀態,才能達到互利發展的成果;馬並補充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也不是國內關係,是一種特殊關係,而兩岸的未來應由兩岸人民以和平的方式,民主的程序來決定。

馬英九還說,「九二共識」是由海基會率先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各自表述」,而中國大陸則充分尊重並接受這項聲明,進而逐漸形成的默契,並非由陸方提出,強迫台灣接受。

 

此外,馬英九提及西德的「霍爾斯坦主義」與台灣的「漢賊不兩立」類似,雙方皆互不承認對方的主權與治權,但東西德在1972年簽訂「兩德基礎關係條約」,變相承認對方主權與治權,且不排除統一的可能性,為日後和平統一提供依據。

接著,馬英九論述兩岸關係的幾個時期,包括1950年至1972年「軍事衝突期」、1972年至1979年「漢賊不兩立期」、1979年至1987年「和平對峙期」、1987年至1992年「民間交流期」,及1992年迄今的「和平發展期」。

馬英九提到,兩岸關係一直在變化,從一開始互不承認主權與治權,到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再到開放探親後的民間積極交流。他進一步解釋,「九二共識」是由海基會率先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各自表述」,而中國大陸則充分尊重並接受這項聲明,進而逐漸形成的默契,並非由陸方提出,強迫台灣接受。

馬英九也舉出他在總統任內,包含兩岸飛機直航、ECFA簽訂及馬習會等例子,闡述台灣與中國大陸和平發展、互利互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