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聯合報】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坊 民眾:轉型正義已做過頭!/陳瑤華(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 12/17/2017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聯合報
  • |
  • 作者:聯合報記者吳佩旻、馮靖惠

文化部第三場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坊,今天請來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建築師謝文貴等人就「面對歷史的幾種可能」、「探討空間的可能」等面向與民眾開放討論。有參與民眾指出,民進黨的轉型條例是一種多數暴力,結局早已落定,中途開放人民討論是一種假民主;也有人認為,轉型正義是進行歷史修復的過程,建議每個步驟都要確實做好。

由文化部委託民間團體沃草舉辦的願景轉型工作坊,開放民眾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但因意見分歧,過程唇槍舌戰。有民眾指出,民進黨過去曾抗議多數暴力,但現在的轉型條例難道不是多數暴力?全以轉型委員會的意見為主,把最後的結局卡死,再藉由中間的討論過程假裝民主。

也有人指出,9日通過促轉條例後,中正紀念堂下方廳樓馬上就告示詢問「拆掉中正紀念談後應該要蓋成什麼樣子?」可見早已預設了結果,不相信短短幾天就出現設計圖。他認為,轉型正義是修復歷史的過程,但過程中不應出現瑕疵,程序若仍然粗糙、沒有程序正義,勢必會再發生另一次動亂,轉型正義應該要一次就到位。

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說,人民要對有權利的人抱持強大的警覺性,任何有關法案的實施,若有問題都要及時表達意見,因為公民最重要的是監督政府。她認為既然過去的傷害已經造成,現在就該釐清意義,許多歷史事件有口述歷史,但仍有許多檔案及文件沒有真正被揭露出來,執政黨的確利用某種多數優勢通過促轉法,但也能讓過去的重要史料被看見。

「轉型正義已經做過頭了!」有民眾認為,轉型正義在台灣根本不適用,因為台灣的文化都是引用中國文化或引進西方文化,例如二二八是中日戰爭的延續,白色恐怖是國共戰爭的延續,都具有它的歷史背景。此外,所有的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都已領到賠償,難道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