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網站導覽
:::

【聯合報】翻譯「火鍋」 該不該由中文決定? |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 07/02/2019
  • |
  • 媒體報導
  • |
  • 資料提供:聯合報
  • |
  • 作者:曾泰元

翻譯「火鍋」 該不該由中文決定?

日式火鍋「涮涮鍋」在台灣很受歡迎,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近幾年來,涮涮鍋在大陸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或以「呷哺呷哺」之名為大陸民眾所知。

圖/樂是達娛樂提供(聯合報資料照)
 

日本shabu-shabu其實是源自中國

「呷哺呷哺」讀如「蝦補蝦補」,就是涮涮鍋日語「しゃぶしゃぶ」的漢字音譯。令人意外又不太意外的是,涮涮鍋不僅風行世界,而且英文照搬了日文羅馬字的shabu-shabu,並以此見錄於大型以上的英文詞典。

根據日本學者石毛直道(Naomichi ISHIGE)的研究,追本溯源,日本的涮涮鍋脫胎自中國的火鍋,也就是北京的涮羊肉。上個世紀日本侵華,日本人將涮羊肉的烹調法帶回日本,改良而得如今之面貌。

令人歎息的是,作為源頭的中式火鍋在海峽兩岸雖然人氣頗旺,在世界美食舞台上的知名度卻猶嫌不足。再者,中式火鍋的英文採用了既有的字眼hot pot(字面「熱鍋」,本指一道英國燉菜),涮羊肉的英文用的是意譯的instant-boiled mutton(字面「速燙羊肉」),在語言方面遷就英語母語者以求其懂,似嫌委屈了自己。

 

日本美食都用拼音直譯

這樣的對比讓我想到了拉麵。各種史料在在表明,日本拉麵源自中國拉麵,然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日本拉麵聞名於世,還回過頭來攻佔祖籍地的飲食市場。相形之下,中國拉麵在海外的能見度就非常有限。日本拉麵的英文用的是日文羅馬字的ramen,簡潔有力,中型以上的英文詞典幾乎都收。而英文詞典未收中國拉麵,漢英詞典則多半意譯為冗長的hand-pulled noodles(字面「手拉麵條」),即使有人呼籲用漢語拼音的lamian,至今依舊未成氣候。

日本另有一火鍋料理「壽喜燒」(すき焼き),歷史更為悠久,在世界的美食版圖裡同樣佔有一席之地。壽喜燒的英文也是照搬日文羅馬字的sukiyaki,大型以上的詞典皆收。

涮涮鍋,壽喜燒,日本火鍋的兩大派別,英文都是直接音譯,英文詞典也都認可收錄,讓我有些感慨。

 

古早味的火鍋英文chafing dish

記得在我遙遠的學生時代,英文課本說「火鍋」是chafing dish。後來不知道打從何時起,hot pot開始出現,chafing dish也就逐漸退出了我的視野。近些年來,研究英文詞典,探討詞語奧秘,成了我的專業興趣,在一項調查後我赫然發現,由中文「火鍋」直譯的firepot,居然收入了權威詞典的殿堂。瑞士的「國菜」fondue(瑞士火鍋)馳名國際,也是我們「火鍋」英譯可以考慮的選項之一。

先說說老牌的chafing dish(字面「加熱盤」)。綜合牛津(Oxford)和維基(Wikipedia)的定義與描述,chafing dish是一種可擕式的炊具,由底部的熱源和架於其上的鍋盤所構成,置於餐桌上用以溫和烹調,也可作為保溫的工具,我建議不妨新譯為「溫熱鍋」。這個chafing dish不是菜肴,而是西方飲食文化的炊具,與我們的火鍋形近而有別。中式的火鍋,或可於其前冠上Chinese,以Chinese chafing dish(中式溫熱鍋)稱之。

 

時下最標準的火鍋單字是hotpot

再來說說當今火鍋英譯的「標準答案」hot pot(字面「熱鍋」)。同樣綜合上述的權威辭書,合起來寫的hotpot是英國蘭開夏(Lancashire)的傳統名菜,全稱Lancashire hotpot。這道菜是將肉類(如羊肉)和其他蔬菜(如洋蔥)置於砂鍋,覆以滿滿的馬鈴薯片,再送進烤箱低溫焙烤而成。作為「砂鍋馬鈴薯燜肉」的hotpot,是這個詞語在英語世界最傳統的意思。

然而作「火鍋」解時,hotpot一般分開寫成hot pot,這是英文詞典裡最近幾年才新增的義項。

以牛津線上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為例,hot pot指的是

「東亞飲食裡的一道菜,由就餐者在桌邊自己烹調,把諸如薄肉片、蔬菜等生鮮食材放進滾燙的高湯裡涮。」

in East Asian cooking, a dish consisting of raw ingredients such as thinly sliced meat and vegetables that are cooked by diners at the table by dipping them in boiling broth.。

明明白白,這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中式火鍋。另外,詞典也說hot pot可兼指煮火鍋的器具。英文的hot pot是食物、炊具二合一,這也是中文火鍋的雙重含意。

火鍋,除了當今的標準答案hot pot之外,還有一個firepot。這個firepot由fire「火」和pot「鍋」所構成,第一眼就讓人覺得熟悉而親切。

 

fire pot最直白好懂的火鍋單字

這種感覺其來有自,因為firepot作「火鍋」解時就是個漢源詞,是個來自中文的字眼。我在2018年底對《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做了全面的漢源詞普查,就發現OED收了火鍋的firepot,而且詞源(etymology)明載,作為火鍋的firepot

「仿譯自中文,兼指用具和裡面煮的菜肴」

after Chinese huǒguō, denoting both the utensil and the dish cooked in it。

當然,firepot還有其他的意思,指的是「裝火的空間」或「被火燒的容器」,比如古代武器的縱火罐、火爐的爐膛、焊工爐、儲火罐、坩堝、蒸餾器等。根據OED所載,這幾個意思16世紀就有了,歷史悠久,而意為「火鍋」的firepot,則要等到20世紀後半葉才有文獻記錄。

意為火鍋的firepot,OED對它的描述鮮明,活脫就是北京涮羊肉的銅鍋,牛津線上對此也如出一轍:

「東亞烹飪裡的金屬鍋,碗狀容器包圍著中間的煙囪,下置熱源,用來在桌邊以高湯底烹煮菜肴,也可用於保溫;用這種鍋具烹煮的菜肴」

In East Asian cookery: a metal cooking pot consisting of a bowl surrounding a central chimney beneath which a source of heat is placed, used for cooking or warming broth-based dishes at the table; a dish cooked or served in such a pot.

 

Chinese fondue 瑞士淵源的中式火鍋

除此之外,西方飲食文化另有個類似的fondue(瑞士火鍋,本義為melted「融化了的」),是一道瑞士名菜(炊具叫fondue pot),不過內容卻與中國火鍋大異其趣。瑞士火鍋fondue的經典做法,是把乳酪加白葡萄酒置於鍋中煮融,再以長柄叉就麵包蘸來吃。由於瑞士火鍋的品種日趨多元,基本款的乳酪火鍋便用cheese fondue加以強調,巧克力火鍋則是chocolate fondue,現在還出現了中式火鍋Chinese fondue。Chinese fondue合情合理,不僅說得通,也有許多真實語料的使用證據。

火鍋的英文,有Chinese chafing dish(字面「中式溫熱鍋」,炊具),有hot pot(字面「熱鍋」,炊具、菜肴皆可),有firepot(字面「火鍋」,炊具、菜肴皆可)、有Chinese fondue(字面「中式瑞士火鍋」,菜肴),究竟用哪個好?

 

翻譯沒共識?文化自信才是主軸

翻譯無定論,特別是牽涉到這種文化特色詞(culture-specific words)。當今的標準答案雖是hot pot,不過語言在變,翻譯的答案也會流動。我倒覺得firepot很理想,既是現成的英文詞語,又是由「火鍋」直譯的漢源詞,中華特色鮮明,兼顧了英語母語者的理解與中華文化的主體性。至於Chinese chafing dish和Chinese fondue,雖然照顧了母語者,卻借路搭橋,不只間接迂迴,詞語偏長,而且犧牲了自身的文化主體性。

或者,火鍋的英文,乾脆就用漢語拼音的huoguo?日本兩大火鍋品種的英文,涮涮鍋的shabu-shabu,壽喜燒的sukiyaki,都是直接挪用日文羅馬字,簡單自然。翻譯文化特色詞,音譯策略最為常用,放諸四海皆准。日文能,中文當然也能。

文化自信不是口號,我們坐而言,更得起而行。翻譯要守成,在現有的語言框架下找答案,也要適時地創新,突破窠臼另立標準。中式火鍋,就大大方方地音譯為huoguo,有何不可?